唐诗三百首第205首李商隐的《无题二首其一·来是空言去绝踪》,收录于清人孙洙(蘅塘退士)《唐诗三百首》第六卷七言律诗。此类无题诗无论是写自身的相思之情,或是代闺中怨妇抒情,抑或另有喻托,皆是诗人本于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写出,且爱情与政治上的失意,形态基本上相通,因此视为爱情诗而解读,虽不中亦不远。这首诗抒写与所思之人相隔遥远,思之而不可得的相思之苦。诗境哀丽绵邈,构思精巧,以梦写别情,更显凄婉。

《 无题四首 一 》
作者:李商隐
来是空言去绝踪,月斜楼上五更钟。
梦为远别啼难唤,书被催成墨未浓。
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一万重。

~~++

诗句解释

你答应再来去后却无影无踪,月儿斜照楼上已是敲五更钟。


梦中因离别而啼哭呼唤不醒,醒来急着写信墨汁没有研浓。


蜡烛半照绣有翡翠鸟的帷帐,炉中熏香飘进你的芙蓉被中。


刘郎已经在怨恨蓬山的遥远,如今你我更隔着蓬山一万重。



通用解释


说来只是空谈啊,说去便一去无踪,此时月色斜照在楼上,正当五更钟声敲响。因为远别,故而成梦,就连鸡鸣也叫不醒,因为急于写信,使得信上墨迹未浓。蜡烛的光焰半笼罩着翡翠寒衾,麝香的气味轻拂过芙蓉绣帐。想那刘晨恼恨蓬莱仙境如此遥远,何况你我相隔更有一万重仙境啊。

~~++

诗句注释


金翡翠:这里是指饰以金翠的被子,如《长恨歌》即有“翡翠衾寒谁与共”句。

~~++

诗句赏析1


这首诗写的是对远方情人的苦思。诗人在首联中巧妙地将残月、晓钟、高楼三种景物有机组合,造成了一种凄清的境界,烘托出梦者的深沉愁思。二联描绘梦中与情人远别的悲伤及醒后急切写信的活动。三、四联进一步写梦后孤身独处,寂寞幽居的情状。从“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”看,是写闺房,也就是主人公所在之房,因此主人公应是一个女子,末联是写女子怨恨情人相隔遥远,深感痛苦。全诗构思精巧,情感浓挚,意境深婉,蕴藉感人。

诗句赏析2


此诗虽为《无题》,也甚恍惚,但总体而言,比“昨夜星辰昨夜风”要易解得多了。关于此诗主要写男女的情爱相思,历来并无异议。

~~++

作者简介


李商隐(813—858)

字号:字义山,号玉谿生

籍贯: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

作品风格:高华典丽

诗人小传:

李商隐(813~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生、樊南子,晚唐著名诗人。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省沁阳市),生于河南荥阳(今郑州荥阳),十九岁时因文才而受到牛党成员、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,引为幕府巡官。二十五岁进士及第,旋即被李党成员、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辟为书记,王茂元爱其才,招为婿,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。此后,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,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充当幕僚,终身郁郁而不得志。

晚唐之际,诗风渐颓,是李商隐的出现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,其诗构思新颖,想象奇特,形象鲜明,语言优美,风格秾丽,七绝、七律尤为所长。他的很多诗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,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更是写得缠绵悱恻,脍炙人口,但部分诗篇也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他与杜牧齐名,合称“小李杜”,还和李贺、李白合称为“三李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